特产包装盒设计 http://new.vipyidian.com/design/p24/i8/ 随着谷爱凌、苏翊鸣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佳绩,一部于5年前拍摄的滑雪纪录片《少年志》爆红网络。 片中,年仅十三四岁的苏翊鸣和谷爱凌一起训练,交流生活日常。也正是由于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原本属于滑雪圈中单板和双板不同门类的两个人彼此熟识,缔结下了令人称羡的“神仙友谊”。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在北京一家滑雪场,面对面采访了《少年志》导演张绍波。他坦言,5年前这两位少年就很优秀,当时拍摄滑雪少年,主角大概率就是他们,因为合适的人不多,“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谷爱凌或者苏翊鸣,只需要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滑雪导演张绍波 5年前的拍摄: 合适的人不多,大概率就是他们俩 11年前,第一次走进雪场滑雪的张绍波,就被这项运动深深吸引。“那时候开公司起起落落,做生意的兴趣越来越淡,滑雪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宁可不挣钱也想去滑雪,睡觉、吃饭都是滑雪。” 此后,张绍波干脆在北京办了一个滑雪俱乐部。为了记录下自己和朋友们滑雪时的样子,张绍波又自学拍摄和剪辑,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滑雪摄影师。 ▲滑雪导演张绍波图据采访对象 随着摄影技术的提升,张绍波开始策划拍摄滑雪题材的纪录片,2016年,他制作了一个叫做《滑雪人·悟》的节目,采访滑雪圈内名人和民间滑手,其中就包括年少成名的谷爱凌。 2017年,张绍波开启了纪录片《少年志》的拍摄。玩单板的苏翊鸣与玩双板的谷爱凌,原本属于不同的滑雪圈,正是这次拍摄让他们彼此熟识,同场训练和交流,结下了“神仙友谊”。 回忆起这两位少年相识时的情景,张绍波说:“谷爱凌比较活泼,她愿意在镜头面前展示自己;苏翊鸣相对来说内敛一点,是比较内秀的一个孩子。” 张绍波告诉红星新闻,5年前开始《少年志》的拍摄时,谷爱凌、苏翊鸣的滑雪技术在国内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在滑雪圈内大家也都会推荐他们俩。“因为没有别人可选,他们在当年就是很优秀的。” 此前就看好谷爱凌苏翊鸣 但没料到他俩能站在冬奥最高领奖台 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苏翊鸣大放异彩,他们分别取得“二金一银”和“一金一银”的好成绩。 而在5年前拍摄纪录片时,张绍波虽然非常看好这二位少年,但也没能预料到他们俩能够站在冬奥的最高领奖台,特别是苏翊鸣一举夺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和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 “我当时觉得谷爱凌以后大概率是一个优秀的滑雪运动员,至于能取得多高的成就,肯定可以达到国际一线的水平,因为她当时展现出来的水平已经非常高了。苏翊鸣虽然当时在国内的单板水平已经是稳妥的第一梯队,但他那时候还很小,对于他将来到底能否达到国际一线,我其实没有抱太大的信心,因为我们国家单板滑雪的发展当时(离国际一线)差得非常远。” ▲赛场上的谷爱凌 “没想到这些年单板进步这么快。”张绍波补充道,当他看到苏翊鸣在2021年训练中完成内转转体1980度这个动作、拿下世界杯大跳台单站与赛季总冠军后,觉得苏翊鸣有在本届冬奥会冲击奖牌的实力了。 ▲赛场上的苏翊鸣 “我觉得小鸣(苏翊鸣)至少是有一块奖牌的,冲击金牌的概率也是有的;谷爱凌的话,我也觉得她有更大可能会有两块金牌。”张绍波2月17日接受采访时,谷爱凌尚未获得第二块金牌。2月18日,谷爱凌女子U型场地技巧夺冠,张绍波的预言成真。 希望谷爱凌苏翊鸣的故事 影响更多家庭,让孩子走到户外尝试滑雪 连日来,随着谷爱凌、苏翊鸣取得佳绩,火爆网络,张绍波也受到了网友的追捧,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 张绍波表示,希望谷爱凌、苏翊鸣的故事,能够影响到更多的家庭,让自己的孩子愿意走到户外,尝试滑雪等有益于身心成长的运动。“从事滑雪运动的小孩普遍很自信,他们跟人打交道的时候非常主动、大方,也很活泼。滑雪确实会给人从身体跟心灵上都带来快乐、磨练和成长。”他说。 ▲2月17日,大批青少年在北京郊区一家滑雪场滑雪 张绍波告诉红星新闻,未来他将持续将镜头对准滑雪领域,争取用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冰雪运动之中。 “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谷爱凌或者苏翊鸣,你只需要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面做到最好就可以了。”张绍波如是说。 红星新闻记者张炎良摄影记者王红强北京报道 编辑谭王雨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博雅传媒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