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SEO http://www.seo968.org 作者|蓝骆驼 大家还记得《武林外传》中,倪虹洁饰演的祝无双吗? 剧中,祝无双有句经典台词:“放着我来。” 每次话一出口,好像一副无所不能的样子。 然而,现实中的她,还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搞得定。 前段时间,倪虹洁在一次采访中,自曝其实早就离婚了。 那段婚姻给她带来的伤害很大。 不过更让她痛苦的,是和儿子的关系。 她说,没离婚前,和儿子的关系还不错。 可自从和前夫离婚后,儿子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把她当成了敌人。 不但不喊妈,还经常直接喊她名字。 这让倪红洁非常难过。 而儿子之所以疏远自己,和奶奶的关系很大。 倪虹洁说,儿子从小是和奶奶一起长大的,所以跟奶奶格外亲近。 有时候她要带儿子出去吃饭,奶奶就会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 “奶奶做的饭不好吃,你跟妈妈去外面吃好了。” 为了不让奶奶生气,儿子只好哭着对奶奶说: “我不和倪虹洁去吃饭。 我要在家吃奶奶做的饭。” 后来,次数多了,儿子和妈妈越来越疏远。 每当想起这些,倪虹洁都会特别心酸,忍不住暗自掉泪。 大人“争宠”,是一种“情感争夺” 作为妈妈,孩子和自己不亲近,真是挺难过的。 前两天,同事吐槽说,最近女儿也不知道怎么了。 以前晚上都是跟着她睡, 现在非要跟着奶奶睡,抱也抱不过来。 “才两岁多,本来正是黏着妈妈的时候啊。” 有一天晚上,她本想哄女儿睡觉。 没想到女儿却使劲挣脱她,非要往奶奶屋里跑。 她婆婆很高兴地抱走孩子,喜滋滋地对孩子说—— “宝宝还是最喜欢奶奶对吧? 你看妈妈光知道忙,都不管你。” 同事当时听了,心里特别不舒服。 自己平时工作确实很忙,白天很少陪孩子,但也不能对孩子说“妈妈不管你”吧? 她想起来,婆婆平时挺爱在孩子面前“邀功”。 比如有一次蒸的包子很好吃,孩子一顿吃了两个。 婆婆就会很开心地对孩子说: “还是奶奶做饭好吃吧?你妈都不会做饭。” 同事说,原本觉得婆婆也是真心疼爱孩子,可能就是随口一说。当她发现,孩子和奶奶更亲时,才觉得哪里不对劲。 其实对于一些隔代养育的家庭来说,奶奶和妈妈都对孩子付出了很多。 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然而,有些长辈常常为了彰显自己对孩子的爱,巩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想方设法“拉拢”孩子。 如果非要在孩子面前分出高低,排出顺序来。 最终受伤害的,可能还是孩子。 知乎上有位网友就分享过她的经历。 她从小是奶奶带大的,跟奶奶也特别亲。 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平时也会打电话给她。 但有时候,奶奶经常会数落妈妈的不是。 她不爱听,就帮着妈妈说话,说妈妈在外面忙,也是为了挣钱,为了这个家。 奶奶就会说她:“白眼狼”“还是跟妈妈亲”。 后来为了不让奶奶生气,每次妈妈回家,她都不敢在奶奶面前表现得和妈妈很亲近。 如果妈妈和奶奶同时在跟前,她说话做事都会变得小心翼翼。 就因为这样,长大后的她,变得敏感、脆弱。 没有归属感的她,和家里每个人,都没有建立很深的情感链接。 心理学上有个“情感争夺”的说法。 大人“争宠”,让孩子在亲人之间排序,其实就是一种“情感争夺”。 孩子被迫站队却不知道自己该归属于哪一边。 这种拉扯的爱,会让孩子迷茫。 这种内耗也会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缺乏家庭归属感。 无论谁“赢”,输的都是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 还有一种亲人之间的排序也非常常见。 那就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 黄磊的女儿多多小时候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 “你最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 多多当时就非常生气地问道: “是谁提出这个问题,不可以这么说。” 而她的回答也相当经典: “因为我都很爱爸爸妈妈。 如果说喜欢爸爸,那么妈妈就会伤心,因为妈妈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生了我。 如果说喜欢妈妈,那爸爸就会很伤心,因为爸爸一直在外面努力挣钱。” 问孩子“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有时就和问一个男人“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一样,是个无解且让孩子陷入纠结的问题。 如果是父母中的一方,热衷问孩子这样的问题,有时也是为了一种自我心理满足。 通过孩子更爱谁的比较来确认“我”对孩子的付出,想要得到孩子的证明。 比如,孩子心中的排位先后。 这样问的一方,其实内心希望孩子更亲近自己。 有些家长问完孩子后,如果得到的答案不是自己想要的,还非得追着孩子问出个为什么。 然后通过解释、说服等手段改变孩子的想法。 这样做,无疑会给孩子一个暗示:你要学会说大人爱听的话。 久而久之,孩子会学会察言观色,只说大人喜欢听的话。 同时,这种引导,也会让孩子依赖父母中的一方,疏远另一方,不利于亲子关系。 生活中,千万不要再给孩子出这种“世纪难题”了。 无论谁“赢”,输的都是孩子。 曾经看过一档街头采访节目。 节目组当着爸爸妈妈们的面向孩子提问: 爸爸和妈妈,你更喜欢谁? 很多孩子都面露尴尬。 一开始,很多孩子都回答了“都爱”。 没想到,节目组又抛出了非常“残忍”的二选一问题: 如果只有一个救生圈你会救谁?如果有僵尸来吃掉你父母的其中一人,那你希望僵尸吃谁?如果有台钢琴砸到他们其中一人,你希望砸到谁? 当孩子沉思的时候,节目组更是“咄咄逼人”: 必须选一个,你选谁? 这个时候,很多孩子不愿意再回答,甚至有孩子急得哭了起来。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多么残忍的问题啊。 如果孩子说更喜欢爸爸,那么妈妈就会不开心。如果孩子说更喜欢妈妈,那么爸爸就会难过。 当孩子必须要选择一个时,会觉得辜负了另一个,产生负罪感。 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请不要再给孩子出难题了。毕竟,家人给予孩子的爱和照顾是不同维度的。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像他的左手和右手,缺一不可。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在两个人之间,做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况且,正如诗人纪伯伦的那首《孩子》: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我们最爱的孩子,终究有一天,会有自己更爱的人。 所以呀,孩子面前,不“争宠”,不做情感争夺者,给与他们真正的归属感。 趁着能爱,及时爱。 已足够。 ——End—— 作者:蓝骆驼:写作者,记录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博雅传媒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