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博雅传媒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博雅传媒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雅传媒公众号

博雅传媒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大科学装置数量Top3!请别再叫我小县城

2022-04-01 发布于 博雅传媒
亚麻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https://www.yanweiyuan.com/h-nr--0_445_1.html

有人说,它是中国最大的县城;

有人说,它穷得不配当省会城市;

有人说,它零星几个产业看不见什么未来;

没错,曾经的合肥,饱受质疑、不被看好。

但是,近20年来,一个奋力追赶的合肥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2020年合肥GDP首次突破万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近800家,科创板上市7家,在省会城市中位列第一;是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这座拥有着2200年历史、钟灵毓秀的江淮古城正凭借科技创新弯道超车。

坐拥4个大科学装置

9月,位于合肥市郊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110千伏变电站正式投运,这标志着合肥迎来了她的第4个大科学装置。

▲图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聚变堆园区|合肥市人民政府网

2021年,安徽合肥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一起,获批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梯队的合肥,究竟凭什么?

■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大科学装置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的必要条件。

截至目前,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光源、EAST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四个大科学装置,成为目前已拥有建成大科学装置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拥有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创新研究院

目前合肥拥有3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以及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在建);1个国家研究中心(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及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我国首个获批的国家实验室,实验室内的同步辐射光源也是目前唯一设立在高校内的大科学装置。

不仅如此,合肥还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成立新型研究院,如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等。

走两步,就能碰到一个博士

截至2018年,在肥服务的“两院”院士达13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00人;与此同时,合肥市还拥有高等院校60所、各类研发机构超1500家。

值得一提的是,坐落在蜀山湖路380号的科学岛,被人戏称是全国博士浓度最高的岛之一,在岛上走两步,就可以碰到一个博士。

而这一切起因,还要从50年前合肥与中科大的那场相识说起。

▲图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北门|中科大档案馆

■50年“倾城之恋”

如今,依旧会有很多人在填报志愿时困惑不已:为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样一所实力雄厚的顶尖高校会落址合肥,而不在首都北京?

原因可以用“天时地利”来解释。

▲图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网络

20世纪60年代末“京校外迁”,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内的13所高校被迫迁出北京。

中科大派出小组分赴鄂豫赣皖四省进行考察,然而前三省均无法给予充足的地盘和物资。只有安徽热情地接纳了中科大,并“愿意提供搬迁学校的一切便利”。

▲图为1988年,严济慈(右一)与钱临照(右二)在中国科大校园|中科大档案馆

在50年的磨合中,合肥和中科大形成了某种自洽,互相成就。

中科大落户合肥,为当年不起眼的“小县城”带去了科研之光;曾经节衣缩食“喂饱”中科大的合肥,如今已跻身为GDP万亿俱乐部,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中科大的发展。

科创企业遍地开花

合肥,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外号——全国最牛风投城市。

2008年,合肥以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引进“尚在襁褓之中”的京东方;2011年,拿出100亿“豪赌”长鑫和兆易;2020年,又以70亿向“四处碰壁”的蔚来汽车伸以援手……

颇有长远眼光的投资,让合肥近些年“赚了满钵”。

如今合肥的“芯屏汽合”产业集群的旺盛生长,也少不了这些行业领跑者的支持。

拿着投资得来的回报,进一步扶持合肥高新产业集群的发展、高科技园区的建设,如此良性循环,合肥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

“科里科气”的合肥

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曾用这样一段话形容合肥:“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一样,有着不同的气质,就像学文学的人文里文气,学外语的人洋里洋气,而合肥则是科里科气。因为现在科技创新是合肥最大的标识”。

▲图为联宝科技生产车间|合肥市人民政府网

20多年来,合肥经历了“科教兴市”到“工业立市”再到“打造创新生态体系”,自始至终没有舍下的,是坚持科技创新。

从“家电之都”到“科技之都”,“小县城”合肥的飞速发展你想象不到:

从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第一台仿生洗衣机、第一台变容式冰箱到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全球首个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代表合肥的名片从来没有固定样式。

▲图为蓬勃发展着的合肥|合肥市人民政府网

不过,未来可以肯定和预见的是,“科里科气”将成为合肥最鲜明的城市气质!

参考文献:

夏自钊.合肥创新4.0的演进轨迹[J].决策,2018(11):16-19.

(部分素材来自:合肥发布、新华网、江淮晨报、合肥市人民政府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等)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博雅传媒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博雅传媒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博雅传媒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博雅传媒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