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博雅传媒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博雅传媒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雅传媒公众号

博雅传媒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小米汽车首个专利曝光

2022-04-09 发布于 博雅传媒
电影学爸出品讲的什么查询 https://www.touzitop.com/ysxm/10573.html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贾浩楠

来源:智能车参考(ID:AI4Auto)

小米汽车首项专利曝光!

出人意料。雷军反复强调小米汽车核心竞争力在智能化能力,不过小米汽车科技公司成立后率先曝光的专利,是电。

小米汽车立项以来,大多是关于人、钱、地的消息,至于小米第一款车本身到底是什么样的,还是个谜。

所以,这项新进展值得关注。

专利看造车,小米现在做到哪一步了?

小米汽车首项专利是什么?

小米汽车科技公司首个公开的专利,名称叫做多相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按照专利公开的介绍,该方法包括:

在多相电机发生缺相故障的情况下,获取转子的当前位置,确定其所属的目标区域,按照目标区域对应的控制策略对多相电机进行控制。

而且,这项专利可以在不额外增加器件改变硬件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电机的容错控制,进而提升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具体含义就是对于电动车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保证。

一般来说,电动车的驱动电机大多采用永磁多相直流电机,比普通机械设备上的三相电机在功率、可靠性上更有优势。

这里的“相”指的是电机内部线圈组数。

“缺相”的意思类似传统燃油车的“缺缸”,是一组或几组线圈出现断电现象,使得输出功率下滑。

如果外部负载不变,驾驶者感觉到动力下降,可能会更加深踩电门,导致定子绕组瞬间电流比正常值增大很多,有烧毁电机的风险。

至于造成“缺相”原因,可能是接触不良,也可能是电控系统误断保险。

小米汽车的专利中尽管没有明确解释应对缺相故障的方法,不过从描述上大致能推断是从电机转子角度入手,按照其转动的位置来动态调节能量输入,使其不致过热。

好吧,小米汽车率先曝光的专利谈不上惊艳,不过的确在安全层面下了功夫。

小米汽车到底会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其实还有更多的专利线索可以挖掘。

专利看造车,小米进行到哪一步了?

这项专利之所以被称为第一,是因为这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后公开的第一个专利。

在此之前,小米集团其实已经为造车做了大量准备。

根据知识产权SAAS服务商智慧芽的评估,截止2021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在整个汽车领域的专利价值超过1亿美元。

作为对比,特斯拉的专利价值超过2亿美元。

小米价值1亿美元的汽车相关专利总数超过800件,领域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

可以看出,小米目前已经获得的汽车相关专利,大部分是和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相关。

比如几天前,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获得车辆专利授权,包括车身和第一摄像头模组,车辆通过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的视场角范围的第一摄像头采集目标方向的图像信息,能够提高图像信息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从描述上看这是一种适配整车的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

智能座舱领域,小米所申请的专利包括手势操控、智能防盗、智能车门开启、车内环境监测、车辆自动调控、车灯自动调节等15个场景,通过生物识别、传感器、智能终端实现车内设备自动调节、车辆安全预警。

比如车窗自动调节:根据车外噪声值来调节车辆的车窗玻璃,从而避免车外噪声进入车辆内部导致车辆内部噪声变大。

从这些专利分布上,不难发现小米造车目前主要集中在软件研发,尚未深入整车的结构设计。

而小米汽车公布的首个电机相关专利,可以说是小米汽车首个和“车”本身相关的专利了。

所以这样推断,雷军此前估计小米汽车2025年量产,的确比较合理。

脑洞大开:小米汽车会是什么样的?

最后,我们来脑暴一下小米的第一款量产车到底会是以什么样的面貌面世。

一种可能,是像特斯拉、小鹏、集度汽车那样主打智能化,把汽车完全打造成一个潮流科技产品。

这样的产品定位,肯定要求小米有实力很强的智能化研发能力。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小米完全没问题。MIUI、小爱同学的生态积累多年,直接上车没有悬念。

之前负责小爱同学的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叶航军,现在也加入了小米汽车团队,据说是智能化总负责人。

至于自动驾驶,小米去年收购了创业公司深动DeepMotion,一步到位解决人才团队问题。

不过相比无人车赛道其他头部公司,深动光环并不显眼,之前也没有量产落地项目证明自己的实力,能力有待检验。

另外,如果小米汽车要主打智能,那么成本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智能驾驶是全系标配还是加价选配?

如果标配,那么研发成本会分摊在车价中,同样级别的车型定位下,多出几万的价格,是否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

如果是加价选配,有多少人会选?如果像国内特斯拉用户一样选装率只有1-2%,那么小米自动驾驶后续迭代研发可能不太乐观,雷军追求的“智能汽车”会打不少折扣。

总之,这些问题都是雷军要抉择的。

另一条路,是像小米手机一样走亲民性价比路线,做“年轻人的第一台汽车”。

在价格实惠又能保证智能化体验的条件下,小米汽车怎么挣钱?

想必你们已经猜到了:生态。

像小米手机一样,产品本身利润不高,主要营收来自生态平台服务和广告费用。

不过,您能接受上车先看一段广告再出发的体验吗?

最后一条路,是直接把小米汽车做成冲击高端的豪华车型。

这其实也是雷军多年未尽的夙愿。

汽车是一个全新起跑线,小米的历史包袱相对较少,可以一试。

而且在雷军本人直播时,米粉群体更多希望小米做中高端车型。

雷军宣布造车时也说“押上全部声誉”,让人很难相信他会再重复一遍小米手机的路数。

不过在微博投票中,广大人民群众对小米汽车的期待还是实惠的性价比产品:

智能化、性价比,以及高端,你更看好哪种小米汽车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 _substr(uids[i].name, 0, 14) + '

' + _substr(uids[i].v_reason, 0, 16) + '

在这里读懂智能汽车变革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博雅传媒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博雅传媒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博雅传媒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博雅传媒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