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博雅传媒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博雅传媒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雅传媒公众号

博雅传媒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这个团队让水稻卖得好吃得香

2022-04-12 发布于 博雅传媒
窝窝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wowotv.org

  

  科技日报记者叶青通讯员钟佳宜

  米饭香不香,好不好吃,拼的是水稻品质。4月11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水稻研究所的周少川团队,用40余年时间研究、探索、推广,大规模推进了我国常规稻和杂交稻优质化进程。2019-2021年,其所培育的水稻在国内大型种业等种子生产、批发与零售全链条累计新增利润 13.68亿元,农民年度增收效益平均超20亿元。

  20世纪90年代,周少川团队提出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依据其中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设想,培育了黄华占等三套核心种质材料体系89个品种(恢复系),创制了常规稻恢复系兼用型丰八占衍生新品种(恢复系)五山丝苗(R534)、五山油占(华占)、黄粤丝苗(R1377)等。

  “从粮店能够买到的大米外观品相差,吃起来粗涩,和现在的米饭口感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周少川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的稻米育种时提到。如何同时提升产量和品质水平是当时优质稻育种亟须解决的问题。他的思路是运用广东丰富的优质稻种质资源并引进国外优异种质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之后,周少川团队的优质稻品种选育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基本每3-5年就实现重大进展。

  “丰八占是广东首个在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四个重要指标均达到优质,且在生产上表现出高抗病能力,达到亩产400公斤水平(两年平均390公斤)。”周少川说,“丰八占实现了广东优质稻与发达国家优质稻接轨。”

  值得一提的是,周少川团队应用丰八占育成的丰丝占、五丰占2号、丰华占三大系列衍生品种(组合)后来成为南方籼稻重要的优质稻品种(组合)群。2020年广东省育成水稻品种34个,其中32个为丰八占衍生品种,占94.1%。迄今我国丰八占衍生新品种323个、新组合1002个,累计推广面积近3.5亿亩。丰八占中间材料与五丰占2号构建的华占至今仍是我国杂交稻配组最多,影响广泛的优质高产抗逆恢复系。

  黄华占是我国首个晚籼稻期货基准交割品参照品种。这是周少川团队依据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5级核心种质丰华占和中间材料黄新占于2005年杂交育成常规稻品种。

  黄华占具有优质高产、抗逆、适应性广的特点,比常规稻对照平均增产12.99%,比杂交稻对照平均增产 5.41%。黄华占不仅适合人工插秧模式,而且在机插秧、直播稻、再生稻、双水稻和华南地区“菜稻菜”等轻简栽培模式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黄华占已在我国11个省份准入并大规模应用,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莫桑比克实现大面积产业化。

  首个“广东丝苗米”品种——美香占2号也是出自周少川团队。自2015年起,美香占2号雄踞广东省水稻品种推广面积首位,2018年起推广面积列我国常规籼稻第五位、全国优良食味品质鉴评籼稻金奖品种推广面积第一位,获得202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美香占2号已在华南稻区、江西、湖南、云南、四川和陕西等省大面积应用,并成为广东省20多个农业现代园区的主要品种。迄今南方稻区美香占2号累计种植面积2076万亩,农民增收32亿元。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 博雅传媒
    1970-01-01
博雅传媒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博雅传媒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博雅传媒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博雅传媒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