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M http://www.ofm-yyds.com 【导语】 在各因素叠加影响下,化肥供应正成为农业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针对化肥“保供稳价”。尿素领域在保障生产能力、原料成本控制、运力、限制出口、储备制度等系列措施影响下,国内市场达到了提高供应能力和抑制过快上涨的阶段性目标,接下来,预计尿素市场处于“可控范围内相对稳定”状态。 粮食安全无小事,而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今年业内关注度较高。尿素是含氮量最大的化肥,主要下游是农业直接施用和复合肥原料,二者占到尿素消费量70%左右。作为粮食中的“粮食”,尿素市场供应也成了这几年行业内关注点重点。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国家保供稳价的政策在尿素市场的落实情况以及未来市场供应的变化。 “保供稳价”组合拳政策 保障化肥生产、流通平稳 2021年12月初,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化肥生产协调保障工作专班稳定今后一段时期化肥供应的通知》及《关于做好化肥生产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促进化肥生产供应,确保明年春耕用肥需要,要求足额落实化肥生产用煤,指导煤炭企业、电网企业与化肥生产企业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签订中长期合同,并做好资源统筹调配、加强化肥生产用煤铁路运力保障。 卓创资讯分析,2021年二季度以来,受国际国内能源价格上涨的支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尿素生产企业受成本传达的影响逐步提涨价格。发改委印发的两个通知从成本、运输两个方面进行资源统筹调配,保证国内化肥生产,保证产量供应。我国农业需求主要集中在一季度末至二季度,3-5月用肥量可以占到全年的70%。需求旺季,尿素生产企业高开工保证供应。如下图1所示。 整体来看,今年1-5月尿素生产企业开工较好、产量增加。前四个月我国尿素开工率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1-5月平均开工率达到72.6%,产量累计238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7%。 法检政策对出口形成限制 2021年10月中旬海关总署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海关总署决定对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进行调整,”对涉及出口化肥的29个10位海关商品编号增设海关监管条件B 即对包括尿素在内的一系列化肥产品进行出口法检。商检改法检后,尿素在出口时需要符合更严格的质量标准,且法检耗时较长。 通过图2中可以看到,在2021年9-10月抢出口之后,11月尿素出口下降,12月出口量降至个位数。2022年1-4月出口量452.43千吨较去年同期1342.1千吨明显下降,减少近900千吨。显然,出口减少的900千吨转为国内供应。上述数据说明,法检政策限制出口效果相对显著,接下来,法检政策仍将对国内“保供”起到重要作用。 商业储备制度起到蓄水池作用 2004年我国出台的化肥商业储备制度(“淡储”),即国家通过贴息等方式鼓励大型化肥生产企业以及流通企业在淡季时储备肥料,而到农需旺季时再投放市场,以稳定市场供需,平抑市场价格。但由于2021年尿素价格上涨较快,为了调控市场,除了淡储外,又增加了夏管储备肥,双重备肥制度强化尿素市场调控。2020-2021年度的春耕肥储备任务共计805万吨,其中尿素储备不低于40%(332万吨),中标企业在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的4月30日间选择任意连续6个月承储。 今年国际形势多变,影响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尿素价格波动频繁。虽然国内尿素价格一直处于上涨通道,淡储政策下的尿素储备量执行情况较为理想。同时能够看到,国家对尿素保供稳价的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尿素生产能力、原料成本控制、运力以及储备的保障,也达到了以此提高供应能力和流通效率的目标。除以上政策外,还向种粮农民发放补贴,执行化肥铁路运输优惠等措施,从市场方面来看,政策措施对于尿素的上涨起到了抑制作用,使得国内涨幅远低于国际涨幅。 政策指导下尿素市场依然处于“可控范围内相对稳定” 根据季节性周期来看,6月是夏季备肥期收尾阶段,商家跟进意愿逐步放缓。区域性市场刚性需求仍存,但对国内整体行情影响有限。此外,前期检修企业兑现,现货供应端处于缓慢增量的过程。后续来看,业内需要重点关注复合肥(尿素另一个需求领域)开工动态。 综合以上分析,政策面对尿素市场供需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保供稳价”作为长期目标贯穿始终。 (文章来源:卓创资讯) 文章来源:卓创资讯![]()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博雅传媒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