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士蓄电池 回首近几年局势,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国际关系波诡云谲。碳中和及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能源上游投资不足,供应受限;而需求端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恢复,持续回补。平衡表始终维持缺口状态,能源品价格一路上行。今年年初,俄乌冲突进一步强化矛盾,推升定价,而高通胀背景下,美联储快速加息又打压经济,二者形成新的矛盾。下半年原油及其他能源价格走势如何?能源市场又有什么关注的交易重点?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行情回顾:能源品价格创新高 由于上游投资不足,2021年年底各能源品就已经呈现紧张态势。去年秋天能耗双控时天然气因为紧张和消费旺季进入低库存状态,英国天然气期货NBP、荷兰天然气期货TTF价格不断飙升屡创新高。中国煤炭上半年因为供应端压减严重,进入秋季整体库存偏低,煤炭资源偏紧,阶段性限电。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但因仍然有剩余产能,未出现爆发性行情。 2022年上半年,国外的原油、成品油裂差、天然气、煤炭、电价等能源品价格屡创新高。行情主要存在三大矛盾:1. 俄乌冲突局势变化导致多国进行政治制裁,能源跨国公司实行自我制裁,引起平衡表快速转变,油、煤、气这些上游资源愈发紧张。2. 炼能不足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需求,低利润和碳中和的政策导致欧美传统炼厂破产情况严重,油气巨头也没有投资传统炼化设施的意愿。未来炼能新增集中在中国、中东,且中国炼厂倾向于生产化工品而不是油品。全球成品油供应增速偏低,在俄罗斯影响下成品油短暂缺失后补充难度大,欧美成品油库存极低,汽柴煤裂解价差持续飙涨。3. 美联储在高通胀的经济环境下,分阶段加息调控经济、压制需求。市场在能源危机和衰退中摇摆不定,能源品价格高位波动。 二、汽柴煤消费正增长,而欧美炼能不足,成品油裂解价差屡创新高 国外防疫政策放松,航空和汽车出行的需求复苏大幅促进了国外的旅游消费需求。但之前疫情带来的产能淘汰造成炼能不足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目前美国现存炼厂在高利润之下已处于开工率高于90%的高负荷运转状态,且在秋冬传统检修季可能推迟检修。俄罗斯供应的VGO缩减后,汽油整体产出受影响。炼能限制叠加保证秋季柴油旺季的供应,导致三月以来美国汽油库存大幅走低,引起美国汽油价格、裂差大飙涨。美国为了压制通胀,试图调整汽油标准政策,通过改变乙醇添加量、放松RVP要求的方式增加汽油供应,利用更多的添加剂、生物燃料扩充汽油池、芳烃池。政策的改变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带动芳烃价格快速走强。美国民主党崇尚环保,共和党则更注重资本,两者天然存在难以消解的鸿沟。高利润情况下拜登政府仍想通过征税压制高通胀。在今年八九十月的炼厂传统检修季,炼厂大概率会推迟检修以填补库存,让成品油市场处在可控状态。但炼厂高速运转给未来留下事件隐患,加上美国每年夏季盛行飓风,未来价格存在向上风险。 中国的情况却和国外相反,疫情压制了国内的出行需求,国内炼厂因此降低开工。但过剩的成品油出口需要有对应配额,最终国内外行情出现分化。 当下未使用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未来的产能增长区域在中东和印度,全球成品油进出口贸易格局随炼能变化发生趋势性转变。 柴油行情受到天然气行情和俄乌冲突的双重影响。俄罗斯产出的乌拉尔和ESPO原油以中质为主,且俄罗斯原本产出大量柴油出口欧洲。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出口柴油减少,而全球性的炼能不足问题以及对秋冬季节柴油的保供,使得柴油裂差高企状态难以破解。 航煤方面,今年年初时航煤库存处于低位,伴随着今年以来出行需求快速恢复,利润持续驱动炼厂增产航煤,在炼能受限时进一步分流其他成品油出率,使得汽柴油原本局面雪上加霜。 同为原油炼化产品,今年化工品的需求则是另一番天地。化工需求始终不及出行需求和能源需求,高价下化工品消费疲弱压制轻石脑油需求。烯烃弱势,拖累LPG和轻石脑油定价;汽油强势,带动芳烃和重石脑需求,芳烃和烯烃的价差进一步扩大,石脑油轻重质分化。 高硫燃料油的航运需求由于安装脱硫塔的原因变化不大,国外炼厂提负导致高硫燃料油供应被动增多。俄罗斯高硫出口转口新加坡、中东。而低硫燃料油行情则与高硫严重分化。受二次加工和船加油需求增加的驱动,内外价差、裂差均走强,高低硫价差随之扩大。 三、能源消费刚性,而供应端投资不足, 能源品紧张局面仍然维持 我们发现,高燃料价格、高电价之下欧美、印度、日本等国发电需求并未受到明显抑制,反而因为法国核电发电量偏低,变相增加了部分对于传统能源的需求。 天然气方面,经历了去年的能源危机,欧盟坚持要在秋季之前把库存补到80%左右的安全水位。原本可以通过美国的增加出口,中国的转出口,挪威、中东等地的小量增产来进行补齐。今年6月以来,美国自由港出口装置临时停摆,俄罗斯北溪1号突然下线,造成资源断供,欧洲被迫重启燃煤电厂,例如德国将煤电作为备用产能、希腊推迟退煤时间、波兰继续投资煤炭行业等。多国重启煤电,以填补向可再生转型的过渡期中发生的能源缺失,间接又带动了煤炭的价格。 由于煤炭容易开采和应用,因此往往作为能源品的压舱石。今年上半年,由于中国的疫情和保供腾挪出煤炭和LNG运往其他地区,保证了能源市场的相对稳定。6月以来,国内预期经济逐渐恢复,偏热的天气和北溪1号的阶段性暂停,强化了近端对于煤炭发电的需求,推升煤价。日本和印度的低库存、供应端增量的不确定性,以及物流的限制推升的航运费用,也支撑了近端的煤价。 原油方面,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若不能对欧洲出口,则有300万桶/天的原油供应会受到压制,变相收紧平衡表,抬升原油定价中枢。自冲突至今,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是,俄罗斯对外出口的原油量级仍然没有出现大幅的缩水,部分进入印度及中国等地,也有部分通过船只的倒运混入市场,平衡表没有如期收紧,叠加对于消费的悲观预期,原油重回高位的可能性在下降。 目前原油供应端仍有产能,但面临较为严重的政治博弈,因此可能会在下半年对近端市场造成较大的波动。OPEC的沙特和阿联酋还有275万桶每天的产能,每月一次的产量会议惹人关注。页岩油的产量稳定增长。委内瑞拉原油也在努力的回到市场。伊朗目前看来难以放出,但是高油价背景下,供应端的松紧仍有变数。 四、俄乌冲突降低物流效率,推升成本,收紧流通量 俄乌冲突背景下印度享受了俄罗斯的低价原油,作为加工厂为世界输出成品油。加工贸易格局的改变使得海运物流方向扭转。西北欧原本为柴油消耗国,在柴油紧缺的情况下减少了对北美出口的汽柴油。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进口减量基本来自西北欧。中东海湾出口更多的柴油到地中海地区,还成为了燃料油的转口地。东亚地区汽柴油净出口减少,减量主要是对东南亚、北美以及拉美的出口。 近距离的航运流通无法继续的情况下,航运不得不改道使得运途变长、效率下降。波罗的海、黑海区域内原本1000-3000海里的成品油贸易路径被长运距替代,美国-欧洲、中东-欧洲,远东-欧洲海运贸易量增加,航运距离可能增至8000海里以上。俄罗斯成品油或将流向南美、远东等运距更长的区域。航运价格高企一方面增加了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航运行业的景气繁荣。 欧洲的天然气物流原本依赖俄罗斯出口的管道气,俄罗斯对多国天然气断供,导致国家内部的管网流向也发生改变。管道气不足时需要船运LNG进行库存填补,增量主要来自美国。波兰等被断供的国家和西班牙、法国等南部管网分布不密集的国家今年年初开始降低对管道气的依赖,增加LNG进口。 除了物流改变,战争背景下各国能源保供还造成了在途资源、浮仓库存增加无法进入陆上,可用的流通资源进一步收紧的局面。 五、未来转型:碳中和进程仍在继续 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碳中和问题和碳价都面临长期矛盾和短期矛盾。短期内市场对于俄罗斯的制裁节奏仍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远期的价格是否就此走弱颇具争议,行情可能持续波动反复。长期内碳中和进程并没有因为能源价格高企而被打断,仍在继续进行。可再生能源中,今年法国、美国等的核能面临核电站检修问题,而风能、光能、水能偏多。欧洲在能源危机的情况下通过提前放出配额的方式压住碳价。 需求端脉冲式增量、非常规能源的不稳定性以及各能源利益集团的博弈造成了当下传统能源普遍库存低、供不应求的现状。俄罗斯问题扰乱了2023年的可再生能源转型进程,后置了能源局势偏紧的情况,把价格中枢下移的过程延伸到更长的年限。但目前对传统能源的保供举措会在未来埋下隐患,若未来新能源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传统能源需求切实见顶回落,则存在价格崩塌的可能。 (文章来源:永安期货) 文章来源:永安期货![]()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博雅传媒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